没错,我说的就是歼-7,还有它的一系列魔改。1966年歼-7服役,1987年歼教-7服役,2011年歼教-9服役,2018年FTC-2000G亮相,歼-7系列战机,已经成了中国空军服役最久的战机,并且可能还要再服役十多年,它已经成了一个传奇。
从外形上看,歼教-7主要是在歼-7的基础上加了个后座,基本的气动布局没有变,自然可以属于歼-7家族;教-9和FTC-2000G外形早已脱胎换骨,为什么还算作歼-7家族呢?
这是因为,教-9其实就是贵飞在歼教-7的基础上,利用成飞枭龙战斗机的设计改进的。为了降低风险和成本,提高项目进度,贵飞只是将前机身改成了两侧肋下进气,以及阶梯式座舱,以改善飞行员视野,同时机翼换成双三角翼,以改善起降性能和中低空机动性,对于歼教-7的后机身基本没有改动,连发动机都没换,最大限度的保持了与歼-7的通用性。也就是说,如果贵飞不考虑成本,不怕麻烦,完全可以把一架老的歼教-7改成教-9,所以教-9算不算歼-7家族?
展开剩余61%正因为改动少,所以教-9的进度非常快2003年底首飞,2005年就完成了鉴定试飞,2011年正式服役。要不是空军始终在等更先进的教-10,教-9可能2006年就服役了。改动少的另一个好处是成本低,只要改造一下歼教-7的生产线就能够继续大规模生产,外贸版才850万美元;客户也能继续用歼-7的后勤维保体系设备,日常使用成本也极低,飞行一小时只需要花费几万人民币,而国外的高教机要十多万元。
你可以说教-9机体寿命短,但它便宜;你可以说它机动性不如三代机,但它便宜;你可以说它发动机费油,但它便宜;你可以说涡喷-13寿命只有900小时,但它便宜……总之,虽然教-9哪哪都不如教-10,但它便宜,再加上空军急需适合三代机的高教机,教-10又被乌克兰发动机耽误了太多时间,所以空军在2010年就领先试用了教-9,试过之后感觉真香,一直用到今天,一共买了好几百架,为中国空军的战机换代立下了汗马功劳。
教-9能够紧紧抓住便宜和快两大法宝,是因为定位找得准:贵飞很清楚,教-10是空军的目标机,它的发动机问题迟早能够解决,所以教-9只能作为过渡。既然如此,所有会导致成本飙升和研制拖后的改动统统不要,因为你太贵了或者太先进了,就跟教-10打架了。而你骨子里就是个二代机,怎么改都打不过教-10。
所以教-9的所有改动,用的都是成熟简单的技术。比如一开始的双三角翼气动性能不好,就加了一个小前伸边条;二维可调斜板进气道重量太大,就用DSI进气道;机动性不好,就换梯形翼,加机动前缘襟翼;海航需要大迎角降落,需要去掉腹鳍,那就加大垂尾,然后垂尾切尖减阻;海航又说要上舰,要加尾钩,教-9加了一次赶紧拆掉:对不起,结构强度不够,您还是等教-10上舰吧……
正是因为对教-9有着清晰的定位,所以贵飞才能够稳稳控制住成本和研发周期,成功抓住了我军高教机换代的空窗期,大赚了一笔。而教-9的后续机型FTC-2000G,也利用国内早已白菜化的有源相控阵雷达技术,以极低的成本实现了入门级的中距空战能力,为第三世界穷国提供了一款性价比最高的低端战斗机。相信,FTC-2000G一定能够卖得更多,在海外继续延续歼-7家族的传奇
发布于:河北省曼雅配资-股票配资开户-配资平台官网-如何配资炒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