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过半,文旅消费的活力持续释放,游客集中体验后的行业深层次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从景区安全设施的老化失修,到餐饮商家的“阴阳菜单”;从旅行社服务质量缩水,到热门民宿旺季坐地起价......“诗与远方”的旅行演变为“人在囧途”。
在此背景下,搜狐旅游推出「2025金狐差评榜」,重点围绕景区、交通、住宿、旅行社、OTA等文旅企业、监管者,梳理暑期旅游高峰期的消费风险点与负面案例,旨在通过信息筛查与专业点评,为游客暑期出行提供风险预警与避坑指南。期待通过榜「金狐差评榜」的持续发布,推动构起常态化的行业监督,让每一次榜单更新都成为净化文旅市场的动力。
【延伸阅读】搜狐旅游「金狐奖」文旅全行业评选
#新疆伊犁·夏塔景区8月6日18时,新疆伊犁州昭苏县夏塔景区内的一座吊桥,也就是颇有名气的“将军桥”,其中一条桥索突然断裂,导致桥面瞬间倾斜,最终造成5人死亡、22人受轻伤、2人伤势较重。受伤人员被第一时间送往医院接受身体检查和医疗救治。据现场目击者称,桥高约5米,下方是乱石滩,很多人落水后被水流迅速冲走。“我在桥上走着,还在跟朋友嘻嘻哈哈聊天,突然桥的一侧绳索就断掉了,那一刻,脑子空白......”据了解,该景区的这座吊桥在去年6月19日也曾因主绳损坏导致倾斜,当时景区承诺加强日常检查、制定定期检修计划,以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展开剩余81%事故引发社会高度关注,舆论分析认为,景区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是导致悲剧发生的重要原因。在去年已经发生过吊桥倾斜事故的情况下,景区却未能有效整改,日常巡检、隐患排查等工作疑似流于形式。同时,媒体还关注到景区在应对旅游高峰时的管理混乱。夏塔景区作为网红景点,在暑期旅游旺季迎来大量游客,而景区似乎并没有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来应对大客流,也缺乏足够的工作人员在现场维持秩序、疏导游客。这一系列管理漏洞,使得游客在游玩过程中面临极大的安全风险。
金狐点评:这是场完全可避免的“人祸”,景区管理方难辞其咎。去年事故后的安全承诺成空谈,设施维护缺失、未定期专业检测,对游客危险行为放任不管,高峰时不限流致设施超载……是“重流量轻安全”的短视,也是对生命的轻慢。
#贵州黔东南州·杉木河风景区8月3日,有多位网友发帖称,施秉县的杉木河漂流风景区在8月2日出现排队超5小时、手机信号差、无车接送等情况,服务措施与应急预案不到位,导致大量游客滞留至凌晨。在一段游客拍摄的视频中看到,夜幕笼罩大量游客排队等待,现场拥挤、秩序混乱,退票的声音此起彼伏。“(接驳车)20分钟一趟车,一趟车才接二十几个人”,在社交平台的投诉中,景区被质疑服务管理混乱。有游客反映称,漂流结束后排队时间长,入场时也仅有两三个入口,队伍绵延百米,有游客目击到下午两点景区入客量已达六千多人,却未采取限流措施;终点堆积大量汽艇和救生衣,一些小孩子被堵得上不来。8月3日凌晨,涉事景区的运营商施秉县杉木河旅游开发公司发布致歉信表示将进行整改,升级游客流量监测系统,优化景区的交通疏导方案。
事件经网友曝光后,#贵州漂流景区滞留至凌晨#话题迅速登上热搜。网友的观点鲜明且集中,一方面指责景区管理“去年就有这个问题,管理混乱至此,是否拿游客安全当儿戏?”,另一方面纷纷为游客的遭遇发声,要求景区给予合理赔偿与解释,呼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保障游客的合法权益。
金狐差评:当景区采用粗放的运营模式,遇上游客量激增的高峰时段,管理、服务和应急处理等方面的漏洞很容易露出“马脚”。对于杉木河漂流风景区来说,诚恳致歉只是第一步,如何将整改措施落到实处,重新赢回游客的信任,才是接下来需要面对的关键挑战。
#甘肃张掖·马蹄生态文化旅游区7月21日,有网友发帖称,在甘肃张掖市马蹄寺至金塔寺的208县道和334乡道上,遭景区人员设卡收费,每人300元且不包含景点门票。网友质疑,这笔费用成为按人头缴纳的“过路费”。次日,肃南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工作人员回复称。该景区占用县道拦路收费的行为不合适,也是不合法的。23日,当地文旅局发文表示,称游客眼中的“天价过路费”,是2023年推出的深度游产品,包含专属线路讲解、小众景点游览等服务。
从舆论焦点来看,这起收费争议的核心质疑集中在两个层面。首先是信息告知的透明度。多名网友反馈在自驾途中被拦停时才知晓需额外付费,有人将其误认作公共道路通行费。景区在推广环节的信息不对称,直接加剧了公众对收费行为的抵触情绪。其次是公共资源的使用边界问题。208县道和334乡道部分路段穿景区而过,形成非游客车辆免费通行、旅游车辆额外付费的双重标准。尽管当地称已设置绿色通道,但将公共道路纳入景区收费范畴的做法,本质上涉嫌公共资源“私有化”。
金狐差评:此类景区强收“过路费”的乱象并非新鲜事,其背后是部分景区对公共资源的任性侵占。《公路法》明确规定,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公路上非法设卡、收费、罚款和拦截车辆。那么无论这条路通向何方,用何种方式修建,都不能擅自设卡收费。这不仅让游客受一肚子气,也严重影响地方的文旅口碑。
#重庆·莲花茶摊景点7月14日晚,重庆南岸区涂山镇通告称,7月15日起对莲花村莲花石社“莲花茶摊”景点实施全域停业整治。这个因独特景观走红网络、吸引无数游客打卡的热门景点,就此按下了“暂停键”。“莲花茶摊”景点位于农村区域,因网友分享美景成“野生网红景点”,商家纷纷设摊经营。然而爆火后,诸多问题也接踵而至。有市民反映,这里存在大量商家违章建筑,严重破坏了当地生态环境。部分商家卫生状况堪忧、宰客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游客体验。今年4月,当地政府曾启动“环境优化提升行动”,承诺完善设施、强化安保与规范经营,但整治效果未达预期,被指“给乱象披绿衣”。
对此,社交平台上,舆论呈现两极分化:支持者认为“早该管了,网红经济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惋惜者感慨“好好的打卡地没了,规范后还有没有原来的烟火气?” 也有理性声音呼吁:“网红经济要长远,必须平衡商业利益与生态保护,无论是谁在背后想要赚钱,都要建立长效监管机制,不能等出问题才整治。”
金狐差评:当自然生态景观被流量推热后,如何平衡商业盈利与生态保护、消费公平之间的矛盾成了难题。之前,重庆洪崖洞周边也曾因为“网红经济”出现过宰客、占道经营等乱象,经过多个部门联合整治才恢复正常秩序。这次“莲花茶摊”事件,再次给文旅行业提了醒——网红打卡地如果任由其无序发展,最终会消耗掉城市的文旅口碑。
这个暑期,你还有哪些不愉快的旅游经历?欢迎在评论区吐槽分享。搜狐旅游将对行业保持关注!
撰文| 晓慧 编辑| Mulan
联系电话:010-56601354
邮箱:xiaolisun@sohu-inc.com
发布于:北京市曼雅配资-股票配资开户-配资平台官网-如何配资炒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