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教育浪淘沙,丹心热血沃新花。我愿我心似琉璃,清明仁爱自光华。”这是高新区教师赵文琪对自己十二载教育生涯的深情注解。自十二年前踏出大学校门成为一名高新区教师以来,她从初入职场的懵懂新人,成长为如今能独当一面的教育工作者,在数千个日夜的教学与育人实践中,书写了一段充满酸甜苦辣的教育心路。
初涉教坛:理想与现实的碰撞
孩童时期便对教师职业满怀憧憬的赵文琪,怀揣着“如绿叶般润物无声育人”的理想,选择师范专业并最终成为一名人民教师。然而,当她接手首个三年级班级时,现实却给了她一记重击。由于缺乏教学经历、教学方法技巧以及班级管理经验,初出茅庐的她在工作中屡屡碰壁——不知如何备课上课,面对学生的喧哗吵闹、顽皮好动束手无策,处理班级鸡毛蒜皮的小事需耗费大量时间,且职业的辛苦远超预期,诸多工作常需拖至下班后完成。失落情绪一度充斥她的内心,但高新区教育的蓬勃发展与紧张的学习节奏,让她来不及过多感伤,便迅速投入到自我磨砺与成长中。
砥砺前行:在学习与实践中成长
在高新区教育环境的滋养下,赵文琪开启了不断学习的成长之路。第一次听优秀教师授课,她恍然大悟“原来课是这样教的”;第一次参加区里培训,她发现普通课程也能被诠释得精彩纷呈。自此,她迫切地汲取教育知识与经验,通过校内外听课、网上观看优质课、认真做笔记等方式学习,课前反复熟悉教案,力求将教学内容烂熟于心。
谈及成长历程,赵文琪回忆起第一次公开课的经历,至今仍印象深刻。当时,面对学生和听课教师的目光,她内心紧张不已,原本熟记的教案变得“模糊不清”,教学节奏混乱、知识点颠倒,期间还有学生因身体不适突然呕吐,她一时手足无措,最终公开课未能达到预期效果。但随后的评课环节,同事们真诚严厉又饱含关切的点评,以及教研组持续不断的指导,让她备受鼓舞。从拼音识字教学到课文讲解分析,从课堂导入方法到教学环节设计,从教姿教态到语气变化,她逐条改进,日复一日积累,逐渐掌握了教学要领,学生成绩也随之稳步提升。
班级管理:在探索中寻得育人之道
除了教学能力的提升,赵文琪在班主任工作中也经历了从手忙脚乱到从容应对的转变。班级管理初期,尽管她具备处理师生关系的理论基础,也积极向其他教师请教,但仍遭遇诸多意外情况:有的同学调皮打闹、矛盾尖锐,有的家长沟通困难等。
起初,她过度注重爱心教育,对学生犯错过于宽容,导致班级纪律涣散;随后转为严厉管教,虽让学生行为有所收敛,却未能让他们心悦诚服。面对困境,赵文琪不断探索,通过阅读书籍、浏览网络资源、聆听心理讲座、请教领导同仁等方式,逐渐摸索出“以理服人、以爱感人”的育人方式。同时,她深刻认识到家庭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积极开展家访,与家长沟通交流,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家访多一个家庭,收获就多一份希望”成为她的工作信念。
坚守初心:于纷扰中牢记教育本分
随着教学与育人经验的积累,赵文琪在工作中收获颇丰,学校开展的课程建设、特色活动、论坛研讨等,更让她充满工作动力。但与此同时,社会对教师要求的提高、高新区教育的快速发展,以及工作忙碌导致陪伴家人时间减少(每天仅能与孩子相处两三小时),也让她时常感到压力与酸涩。
每当内心难以平静时,班内学生的逐渐懂事、高新区其他教师的无私奉献,总能给予她力量。她坦言,身边诸多同事“黑发积霜织日月,粉笔无言写春秋”,他们为学生喜怒哀乐,积极向上、不甘落后的精神,让她为自己是高新教育的一员而自豪,也更加坚定了投身教育事业的决心。
未来期许:以琉璃之心赴教育之约
十二年教育时光转瞬即逝,成功与失败、酸甜与苦辣都已成为过往。如今的赵文琪对教育有着更深刻的理解与期许:在班级这个“小小国度”,她希望自己能更沉稳安宁,为孩子带来最初的扶助、温暖与美好;作为学生眼中“知识渊博的人”,她渴望不断学习,为孩子展现广阔世界、点亮想象天空、插上飞翔翅膀;身处纷扰世界,作为人民教师,她愿保持良好心态,拥有大海般的胸怀、白云般的品德与琉璃般纯净的心灵。
“作为教师,我微不足道;作为教师,我举足轻重。”赵文琪表示,未来她将继续带着对教育的热爱与坚守,在高新教育的沃土上耕耘,书写更多属于自己与学生的教育故事。
曼雅配资-股票配资开户-配资平台官网-如何配资炒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