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阿拉斯加峰会并未签署任何正式协议,普京却从中获得了显著的战略利益,最为突出的一点便是特朗普态度的转变。自特朗普上任以来,他多次威胁要对俄罗斯实施更严厉的制裁,甚至曾明确表示将对俄罗斯采取最后通牒。然而,在阿拉斯加峰会后,特朗普公开宣布将推迟对俄制裁至少2至3周,这一立场的改变为俄罗斯争取了宝贵的战略回旋空间。普京不仅在外交层面赢得了时间,也让自己在复杂的国际博弈中获得了更多的主动权。
更为关键的是,特朗普对俄乌冲突的强硬立场也发生了明显软化。在会前,特朗普曾直言不讳地要求俄罗斯立刻停火,并警告俄罗斯将面临严重后果。然而,峰会结束后,特朗普的基调发生了转变,开始强调乌克兰方面也应展现出和谈的意愿。这一变化意味着美国不再单纯地向俄罗斯施压,而是将部分压力转移到了乌克兰及其欧洲盟友身上,表现出了更多的平衡姿态。
展开剩余77%在领土争议方面,普京同样取得了重要的战略突破。在会谈中,普京提出的停火条件中,要求乌克兰从顿巴斯撤军,而俄方则将全面控制顿巴斯地区,同时冻结其他战线的进攻。这一提议获得了特朗普的初步认可,且这一立场实际上与特朗普之前提出的和平方案高度契合,暗示着美方已经开始接受乌克兰可能需要放弃部分领土的现实。这一转变不仅是对普京的一次外交胜利,也意味着美国在南北战争中的立场已趋于务实。
峰会结束后,普京立即与多个国家的领导人进行了沟通汇报,但他选择的第一个电话接收者却并非中国,而是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这一选择背后有深层次的考虑,至少可以归结为三点:首先,白俄罗斯是俄罗斯在乌克兰冲突中最坚定的盟友,两国的关系在近年来已经升华为前所未有的高度。其次,卢卡申科在乌克兰危机中起到了重要的斡旋作用,早在2023年,他就曾邀请俄美乌三方领导人在白俄罗斯进行谈判,表达了自己希望达成协议的强烈愿望。第三,白俄罗斯地处俄罗斯与欧洲的战略枢纽,作为连接两者的关键点,未来它可能在和平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甚至有可能成为美俄三方会谈的最佳地点。
至于为何普京没有第一时间向中国汇报,这并不代表中俄关系出现裂痕,反而彰显了两国之间的高度互信与特殊性。事实上,早在8月8日,即与特朗普会晤的当天,普京就已主动与中国进行沟通,详细介绍了与美国的会谈情况,并强调了俄中关系的坚如磐石。普京没有在会后急于向中方汇报,是因为他深知中俄之间的战略信任和默契足以支撑两国在重大国际问题上的高度协调。中国方面自然也理解俄方的外交优先选择,并对美俄对话的进展持积极态度。
同时,卢卡申科与中国保持着密切的关系。2022年9月,中白两国关系提升为全天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卢卡申科也多次表示愿意为中国做一切符合双方利益的事情。这一背景使得普京与卢卡申科的沟通显得尤为自然,特别是在俄罗斯面临西方压力时,白俄罗斯的支持无疑是俄罗斯的重要战略资产。
阿拉斯加峰会本身便是一次大国博弈的缩影,选择在阿拉斯加举行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阿拉斯加不仅是美俄领土的最接近点,白令海峡仅隔88公里,且在二战时期,美苏之间也曾有过合作的历史。特朗普选择在这里举行峰会,显然希望通过这一地点的象征意义来提升与俄罗斯对话的正当性,展现双方在冷战后期的一段合作历史。
峰会现场也充满了象征性的细节。美方用高规格的红毯和B-2轰炸机的空中编队迎接普京,既是对俄罗斯的热情款待,也展示了美国的强大军事力量。特朗普亲自前往机场迎接普京,打破了外界的预期,这一举动本身也传递出双方在某些问题上达成某种程度的共识。而在峰会结束后,普京特意前往理查森堡国家公墓,向二战期间牺牲的苏联飞行员献花,俄方认为这一举动富有特殊的象征意义,意在提醒两国领导人铭记历史情谊,强调合作与共识的重要性。
尽管阿拉斯加峰会未达成具体协议,但它在全球大国关系的重塑中无疑按下了启动键。在这场没有硝烟的外交博弈中,每一个细节、每一通电话、每一项举措都可能深刻影响世界格局的未来走向。
发布于:天津市曼雅配资-股票配资开户-配资平台官网-如何配资炒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