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菲律宾政坛迎来了一场剧烈的政治风暴。根据Pulse Asia的最新民意调查数据显示,副总统莎拉·杜特尔特的民意满意度达到了68%,创下近三年来的新高。这一数据突显了她在全国范围内日益增长的支持,而同期,现任总统马科斯的支持率则大幅下滑,跌幅达到12个百分点,创下近年来的最低点。此消彼长的局面不仅让杜特尔特家族士气大增,也为菲律宾政治格局的潜在大变局埋下了伏笔。
在马尼拉的街头,抗议活动愈加频繁,成为菲律宾社会动荡的一种缩影。贫民窟的居民们举着标语,表达对政府的强烈不满。群众的声音中既有对日益上涨的粮食价格的愤怒,也有对前总统罗德里戈·杜特尔特铁腕治理的怀念。从统计局的数据显示,菲律宾今年上半年通胀率已经连续第15个月保持在6%以上,特别是大米价格一度暴涨超过40%。在这一民生困境中,菲律宾民众越来越怀念杜特尔特时代的经济稳定和社会秩序。根据Pulse Asia的调查,67%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更怀念杜特尔特执政时期的稳定与控制。这样的情绪成为了杜特尔特家族在政治舞台上强大的民意基础。
展开剩余82%与此同时,杜特尔特家族与马科斯家族的对抗达到了新高峰。国际刑事法院(ICC)对杜特尔特总统时期执政时的“禁毒战”展开调查,成为了马科斯政府的一个政治手段。然而,杜特尔特选择主动配合ICC的调查,这一举动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甚至在社交媒体上产生了巨大的舆论波动。菲律宾主流媒体《Rappler》指出,杜特尔特的几封信件在网络上疯传,每一篇信件的阅读量轻松突破500万次,杜特尔特“为国担当”的形象得到了进一步塑造。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马科斯家族内部出现了裂痕。马科斯的姐姐,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伊梅·马科斯在公开场合批评ICC的调查,并播放了杜特尔特时代中菲合作的关键工程视频。她还带头冻结了三项马科斯政府与美国的亲美合作协议,联合跨党派议员组成了“主权捍卫小组”,这导致吕宋岛北部的传统支持阵地出现明显支持率下滑。
杜特尔特家族成员在各自的岗位上也频频发力。达沃市市长塞巴斯蒂安·杜特尔特推行“数字城市”战略,吸引了中国企业投资15亿美元,这一举措使得城市GDP增速达到了7.2%。与此同时,参议员保罗·杜特尔特主导的“海岸警卫队现代化法案”获得全票通过,明确了南海巡逻将受到严格限制,特别是对外国势力的干预有了更强的法律制约。
副总统莎拉·杜特尔特的表现尤为引人注目。在面临弹劾危机时,最高法院驳回了弹劾案后,莎拉迅速启动了“民生振兴计划”,通过副总统专项基金拨出20亿比索援助棉兰老岛的农民,受益农户超过30万。她还与200家跨国公司建立了“青年就业联盟”,创造了5万个就业岗位。民调显示,莎拉的支持率在短短几周内从52%跃升至68%,稳居2028年总统大选的领跑者。
相比之下,马科斯政府在内外政策方面屡屡受挫。在通胀危机下,菲律宾制造业岗位损失高达35万个,外资持续撤离,社会的不满情绪逐渐蔓延。外交上,马科斯政府在南海问题上采取了激进立场,导致中菲关系恶化。在此背景下,菲律宾与中国的贸易额在第二季度下滑了18%,棉兰老岛蕉农的损失高达120亿比索。而美国承诺的经济援助也只有1.2亿美元,远低于中菲合作时期的投资水平。东盟内部,马来西亚和印尼等国公开表示不支持菲律宾在南海的立场,菲律宾在区域合作中逐渐被边缘化。马科斯在日本签署的10亿美元投资协议中,实际到位的直接投资比例仅为30%,远低于社会的预期。
杜特尔特家族通过旗下媒体成功地引导了公众的舆论。数据显示,近期菲律宾通胀报道的83%集中批评马科斯政府,这些报道直接影响了社会情绪,使得杜特尔特家族的支持率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与此同时,青年党和基督教穆斯林民主力量党联手,组建了“国家复兴联盟”,这一政治联盟在地方选举中取得了显著突破,控制了更多的省份,扩大了其在地方议会的布局。
莎拉·杜特尔特在8月的十次出访中,走访了日本、马来西亚、卡塔尔、澳大利亚、韩国和科威特等国。在8月15日,她与菲律宾侨民的合影照片引发了广泛关注,尽管马科斯政府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公开指责她“假公济私”。然而,专家分析认为,莎拉的频繁出访并非偶然,而是她有意与马科斯政府划清界限。莎拉已辞去教育部长职务,排除在国家安全体系之外,因此她更侧重于加强与侨民和青年群体的联系,以稳固自己的基本盘,避免与政府失误产生连带影响。
随着2025年中期选举和2028年总统大选的临近,菲律宾的政治局势正处于一个风云变幻的关键时期。杜特尔特家族借助强大的民意、政策调整、媒体支持以及国际博弈,完成了一次战略反击。莎拉·杜特尔特凭借其高调的民生政策和灵活的外交手腕,稳居未来总统大选的领跑者。而马科斯政府在内外交困中,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菲律宾的政治格局即将发生剧烈变化,民生、主权和经济复苏将成为未来政治斗争的关键议题。
发布于:天津市曼雅配资-股票配资开户-配资平台官网-如何配资炒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